2025年中美贸易战,普通人应该怎么应对?

2025 年中美贸易战背景下,普通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:

消费方面

  • 注重性价比与替代选择:优先考虑国产品牌,如华为、小米等电子产品,安踏、李宁等服装品牌1。对于进口商品,可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比较价格,寻找东南亚或欧洲的替代货源1。如美国肉类涨价后,可选择巴西或澳大利亚的肉类1
  • 合理规划大额消费:对汽车、家电等关税敏感商品,关注政策窗口期和企业促销活动,如 “618”“双 11” 期间的关税补贴活动,延迟非必要的大宗消费。

就业方面

  • 关注新兴行业与转型:积极向半导体、新能源、人工智能等受政策扶持且人才需求旺盛的产业转型,例如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,进入芯片设计、新能源技术研发等领域。也可以考虑转型到与区域供应链相关的行业,如东盟市场外贸、中欧班列物流管理等。
  • 发展副业与灵活就业1:利用电商、自媒体等平台拓展收入来源,如通过直播带货推广国产商品,或者从事编程、跨境新媒体运营等可突破地理限制的 “数字游民” 职业。

投资方面

  • 优化资产配置:增持避险资产,如将黄金 ETF、国债的配置比例提升至家庭资产的 20% 左右。布局内需赛道,关注消费、医疗等内循环概念股。谨慎持有外汇,采用 “人民币 + 美元 + 东盟货币” 的分散持有策略。
  • 谨慎对待高风险投资6:全球股市波动加剧,A 股短期承压,应将高风险投资比例降至 30% 以下,增加国债、货币基金等稳健资产的配置。

政策利用方面

  • 关注关税与就业政策:关注关税清单调整,提前做好应对准备,如医疗设备进口可能受限,可提前储备家用医疗器械。了解国家对受影响行业的补贴或减税政策,以及职业技能补贴政策,申请相关支持,降低转行成本。
  • 参与内需刺激计划:积极参与 “县域消费券” 等内需刺激计划,对冲生活成本上涨。

 

此外,还需关注中美贸易战相关的新闻和政策变化,及时了解市场动向,以便做出合理的消费或投资决策。同时保持理性和乐观的心态,避免因恐慌而做出不理智的行为。
更多财富知识请关注:财富宝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