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行负利率什么意思?

银行负利率是指银行的存款利率变为负值,有时适用于央行接受民间银行存款时的利率,一般而言银行向央行存款时可获得利息,但在负利率情况下反而需要支付手续费,银行将钱存入央行会出现缩水,比如,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实行-0.1%的负利率。

在负利率情况下,可能会导致储户把钱存入银行不仅不能获得利息收入,还要倒贴。

实际负利率是指通货膨胀率髙过银行存款利率,这种情形下,如果只把钱存在银行里,会发现财富不但没有增加,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缩水了。

负利率通常由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实施,在特定经济环境下采取此类措施旨在刺激消费和投资、促进经济增长。当央行将基准利率设为负值时,商业银行也有可能将其储蓄账户的利率调整为负数。这种做法鼓励个人和企业更多地使用资金以及减少持有现金的倾向。

对于普通储户来说,在面临负利率时会带来以下影响:

1、存钱不再有利息可以赚,他们可能选择转移或者提前支配资产,比如,购买股票或其他投资产品,因为留存在银行账户里可能导致损失更大。

2、有了负利率,借钱的成本可能会降低,无论是贷款买房还是贷款创业,付出的利息可能会减少。

3、当大家都拿出存款去消费和投资时,需求增加可能会导致一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